在大街小巷的烟火里,
在国门口岸的繁忙中,
总有一抹藏蓝色的身影默默伫立。
他们身着的制服,
承载着守护一方平安、传递服务温度的沉甸甸责任。
当“五一”假期的人潮涌动,
这群藏蓝色的守护者们,
以专业与温情,
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暖心故事,
将服务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心间。
用心服务传递口岸温度
5月1日一早,迎着“五一”假期的第一缕阳光,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无锡边检站的移民管理警察们整队出发,前往无锡硕放机场国际出发旅检大厅。“今天是假期首日,跨境客流量更多,我们需要提早到达执勤现场把设备调试好。”执勤二队民警吴昊告诉记者。开关不一会儿,旅检大厅里便排起了长队,不少都是扶老携幼、全家出行。
“您好,请出示证件!”吴昊熟练接过出境旅客护照,“您这次是去哪里啊?……”经过一番细致询问,信息核对无误后,手起章落,一气呵成,“请收好护照,出国后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祝您旅途愉快!”1分钟不到,吴昊便完成了一位旅客的通关检查。
既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又要保证验放效率,吴昊和同事们必须全神贯注,打起十足精神。仅仅一个上午,他们就验放旅客1051人。“今年‘五一’假期比前几年都忙,预计无锡口岸出入境客流量超1.3万人次。我们队里全员在岗,保证口岸畅通。”吴昊说。12时许,上午的出境勤务告一段落,吴昊在值班室快速吃着午饭。窗外,刚起飞的3K834航班在云端拖曳出银色轨迹。来不及过多休息,吴昊又马不停蹄忙碌起来,准备迎接下午的入境客流高峰。
吴昊是无锡边检站外语服务队的成员,一口流利的日语,成为他与日本旅客无障碍沟通的桥梁。“您好,有什么能帮到您的吗?”一位日籍女士独自带着孩子来无锡探亲旅游,因为语言不通而犯难,吴昊主动上前帮忙,协助她填写入境卡并顺利通关。“我们在口岸现场配备了外国人入境卡自助填报终端,一分钟就可以填报完。”吴昊告诉记者,区别于以往手写填报,自助终端的大屏操作更加清晰、便捷,如果手机内预存有二维码,仅需15秒就能扫描打印。从“笔尖”到“指尖”的跨越让外籍旅客们一落地就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丝滑”。
政策利好不断“加码”,通关服务更加便捷,优质文旅产品持续供给助力“太湖明珠”加速奔跑在开放发展的“春天里”。今年以来,无锡空港口岸累计验放外籍旅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47.84%,其中免签入境和临时过境的外国人9800余人次,是去年的3.25倍,入境外籍旅客主要来自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
自2023年入警以来,吴昊坚守国门已满两个年头。不久前,他刚刚和同为警察的女友订婚。平日里,两人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碰头见面的时间并不多。虽然这个“五一”原本计划好的旅行又“泡汤”了,但吴昊没有怨言。“能为每一名出入境旅客提供便利的通关服务,看着他们满脸欢笑地踏入国门,那份欣喜也就传递给我了!”吴昊说。
(记者 费伯俊 通讯员 王雨橦)
山下花开山上雪 “藏蓝”守护八方客
“五一”假期,长白山下春意盎然、鲜花初绽,山上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差异化景象,吸引八方游客来此,享受假期的欢乐时光。
“大家留意脚下安全,不要翻越护栏”“请照看好老人和孩子”……5月1日一早,游客陆续到达景区,吉林省公安厅长白山公安局的民警们马不停蹄地在人流中奔走,巡逻防范、排查隐患、服务游客……每项工作他们都不敢懈怠。
为了迎接“五一”客流高峰,长白山公安局制定了周密的安保工作方案,派足警力坚守景区主要景点和人员密集部位,全力做好景区治安管理工作。长白山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尹虎成表示,对他们来说,一年里大大小小的节假日都要在山上执勤,维护景区秩序,守护游客平安,这是不变的工作节奏。
“警察同志,你可以帮我们拍张合影吗?”“没问题。”说着,池北区分局光明森林派出所民警魏煜蕾接过北京游客的手机。“原路返回还可以游览绿渊潭景点,千万不要错过!”魏煜蕾为游客们当起了导游,将游客引导至乘车回廊。
“民警既是‘导游’,也是‘路标’!”在游客眼中,景区有“藏蓝”守护,充满了幸福感和安全感。
9时30分许,正是入区的高峰时段,天空飘起飞雪,远眺长白瀑布若隐若现,近看聚龙温泉雾气氤氲,游客们摆出各种姿势在这如水墨画般的极致美景中打卡留念。“警察同志,那边有人吵起来了,你们赶紧去看看……”正在景区巡逻的王洪波接到群众报警,立即和同事赶了过去,向发生纠纷的双方了解情况。原来,两名游客为争抢拍照位置发生口角,引发矛盾冲突,在王洪波和同事的劝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随着游客增多,诸如物品遗失、小孩老人走失等各类报警求助也随之增多。鉴于此,长白山公安局坚持“警力跟着游客走”,严格落实快速反应机制,就近为游客解答咨询、排忧解难,做到游客求助“零推脱”、涉旅警情受理“零积压”、与游客沟通“零距离”,第一时间为游客解决燃眉之急。同时,对涉旅纠纷快调速调,最大限度减少对游客旅游行程和时间的影响,让“矛盾纠纷不出景区”。
10时30分,光明森林派出所民警孙志鑫巡逻至长白山瀑布景点,一位老人在景点栈道台阶上不慎摔倒,孙志鑫见状迅速上前,了解到老人扭伤脚踝无法行走,他立即联系景区工作人员,合力用担架将老人小心翼翼地抬下栈道,并及时送到景区医务室进行处置。老人的家属连连称赞:“这里不仅有独特迷人的美景,还有热心负责的民警,真的特别好!”
“对于我们民警来说,平安,才是假期最美丽的风景。”入警还不到一年的孙志鑫说,“这是我在岗位上度过的第一个劳动节,虽然有些辛苦,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游客解决困难,我觉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据介绍,“五一”假期,长白山公安局根据人流量及景区特点,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景区安全隐患排查,组织机关警力下沉安保一线,定岗定责开展管理服务,定时定点开展空地巡防,形成立体化全面防护,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触手可及、服务无处不在”。
(记者 庄玲玲 通讯员 赵男)
烟火夜市话安全
为了进一步保障“五一”假期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因酒醉驾引发的交通事故,针对群众在炎炎夏日喜欢吃烧烤、喝啤酒这一特点,4月30日晚,湖北省监利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民警辅警深入城区人流最密集的夜市、烧烤店,面对面为广大群众开展“零酒驾”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醒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坚决抵制酒后驾驶等危险行为。
“大哥,撸串可千万别贪杯啊!”民警笑着让喝了酒的食客吹一下呼吸检测棒,顺势递上印有酒驾危害的宣传单。摊车前、餐桌旁,民警化身“安全宣讲员”,用接地气的语言拆解法律条文:“一杯啤酒就可能超标,别侥幸!”“代驾费才几十块,酒驾成本可轻则扣分、重则坐牢!”数据对比、案例警示配合生动手势,让原本严肃的法规宣讲变成了朋友间的贴心提醒。
监利大队还发动烧烤店老板,加入义务酒驾劝导员的行列,在客人离开餐馆时,温馨提示其切勿酒后驾车,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同时在店内设置交通安全文化背景墙,让群众在吃烧烤时,也能时刻谨记交通安全法规,共同维护辖区平安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当法治温度融入市井温情,当安全意识扎根烟火人间,每一个巡逻的警灯,每一个路口的“荧光绿”,都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质朴守护。“我们多走几步,群众就少些危险,我们多说几句,群众的安全意识就能提高一点!”民警们用昼夜不停的脚步,让交通安全知识如春风化雨,沁润在每一个交通安全参与者的心间。
(湖北省监利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瞿迟琦)
以路为卷写平安
今年“五一”假期,面对大车流、大物流、大客流的三重考验,四川省简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以“安全无假期”的责任担当,全警动员、科学布防,筑牢安全屏障,用不间断的坚毅守护,交出了平安交通的硬核答卷,成为这个“五一”劳动节中最美“警”色。
路口的“人体导航仪”。5月2日17时,印鳌路口人来车往。民警王科如同精准运转的“活体信号灯”,在车流中划出安全半径。左转手势刚劲如刀,停车指令铿锵如钟,15年从警生涯赋予他特殊本领:通过引擎声预判车辆动向,凭借轮胎轨迹识别潜在风险。“剐蹭事故3分钟处置完毕!”对讲机里的捷报背后,是他磨破的3双皮鞋、日均200次转向动作的积淀。当游客惊叹于他行云流水的指挥艺术时,这位“马路指挥家”只是轻抚晒脱皮的脖颈:“市民的平安笑脸,就是最珍贵的勋表。
智慧中枢的“数据捕手”。指挥中心内,科技中队长蔡雪涛通过32块电子屏的画面,让自己的视线如同织就天网一般密切关注着各处情况。她的战场没有烈日却有“数据风暴”:每秒处理300条车流信息,每分钟完成5次信号灯配时优化。当系统预警雄州大道出现“梗阻”,她如外科医生般精准施策:“启动潮汐车道,开启绿波带。”这个假期,她带领团队完成27处智慧信号灯升级,让城市通行效率提升18%。深夜的监控屏前,她指着实时更新的交通热力图说:“每道流动的红色曲线,都是需要破解的安全密码。”
全民共治的“安全生态”。在石桥古镇景区,交管员小李正用随身“小喇叭”播报:“骑电马儿要戴盔,行车莫当干瞪眼!”接地气的劝导引发游客会心一笑。这种“乡音”宣教让头盔佩戴率得到很大提高。更令人惊喜的是“荧光黄”与“志愿红”的交响:党员志愿者、社区网格员、战旗红志愿者、农村交管员、文明劝导员纷纷走上街头村尾,在公交站点、场镇路口、喜宴席间,宣传“一盔一带”“酒后不驾车”“文明礼让”等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市民薛先生感慨:“现在等红灯时刷手机的人少了,主动礼让行人的机动车驾驶员多了,文明出行已成新风尚。”
这个五一,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背影、被数据点亮的深夜、被科技赋能的坚守,共同镌刻成简阳道路安全治理的里程碑。正如市民在政务留言板的点赞:“他们不是超级英雄,却是让平凡之路闪耀光芒的守护星辰。”
(四川省简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陈同斌)
网红古城里的防骗“指南站”
“来,看看反电诈和交通安全宣传材料,大家在玩得开心的时候,不能忘记防范哦!”
五一劳动节,在安徽芜湖古城景区,当人们沉浸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时刻,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东门派出所联合镜湖交警大队驻守古城景区执勤,抓住机会向游客进行安全防范宣传。
古城景区位于芜湖市镜湖区主城区。五一期间,这里再次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每天客流量超3万人次,由此成为公安重点关注的区域。节日之前,镜湖公安分局特别作出安保部署,成立安保工作专班,实名制部署所队安保力量,并发挥“交特巡融合”优势,全力保障景区秩序平稳、游客平安。
5月3日上午,按照部署,东门派出所、镜湖交警大队二中队警力在古城景区谯楼广场执勤。
“我们所队联合执勤,互相配合,相互协调,不仅在执勤时随时处置警情,也联合向游客进行治安方面和交通安全宣传。”在现场,执勤的东门派出所民警王璟一边带队巡逻,一边向记者介绍。
1987年出生的王璟从部队转业从警6年来,每年都参加五一节执勤,今年也不例外,他已习惯了这样的警务工作,而对于防范宣传更是驾轻就熟。
渐渐地,游客越来越多。
“大家过节游玩注意安全啊,平时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凡是刷单、自称‘公检法’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王璟抓住机会和交警一起向游客们宣传起来。
“道路交通安全也要注意哦。无论是平时还是节日,驾驶人员都要自觉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骑电动车的要戴好安全头盔,不要一时大意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好后果……”交警大队民警郑雪俊也向游客们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芜湖民警真暖心!我们一起合影行吗?”目睹这一切的游客们对民警交警肃然起敬,并提出要求。
“来,咱们一起合影。五一快乐!”“咔嚓”,笔者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刻,也记下了浓浓的警民情。
(记者 张振雷 王娅飞 通讯员 张红)
藏蓝色的制服,
是责任的徽章,
更是温暖的符号。
这些藏蓝色的守护者们,
用脚步丈量责任,
用行动诠释担当,
在口岸、景区、街头巷尾等地方,
用心服务每一位群众。
他们或许平凡,
却用坚守与付出,
为人们筑起安全的屏障,
传递着最真挚的温度,
成为了人们心中最可靠的守护者。